知足中的敬畏
根据人所处的状态和表现,人大致可分为四类:
1.内心和外表都知足的人:
这种人是以伊斯兰的方式生活的人。他们做合法的事,赚取合法收入,并把钱花在合法的事物上;他们施舍,善待安拉的创造;他们不仅远离非法事物,还远离受怀疑的事物;他们的心中装满了忠诚和敬畏。从内心到外表,他们处处体现出善良、美好、忠诚、仁慈、敬畏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来。
- 2. 内心和外表都不知足的人:
这种人是为追求今世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不去想什么合法非法,可以为了一已之利而伤害他人的权利。这样的人是为今世而出卖后世的人,他们错把灾难当幸福。这样的人,在后世,除了痛苦,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 3. 外表丰裕而内心贫乏的人:
这样的人是: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富足的,但如果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实际上是贫乏的,是自私自利的。比方说:被私心/私欲俘虏而使财富成为了灾难之源的人。
财富本身是一种祝福,但如果因为财富,人变得贪婪、自私和浪费,这个时候,财富就不再是祝福,而是导致犯罪和让人受今后两世惩罚的祸根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戈伦和撒拉佰:安拉赐予了他们财富,但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他们违抗安拉命令,不理睬先知们向他们发出的警告,结果,他们既失去了今生,也失去了后世。
关于这种人,《古兰经》是这样描述的:
“至于人,当他的主考验他,故优待他,而且使他过安逸生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优待我了。’当他考验他,故节约他的给养的时候,他说:‘我的主凌辱我了。’”(《黎明》89:15-16)
我们不应该忘记,财富和贫穷都来自安拉。无论安拉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完成我们应尽的义务——这也是真正的仁慈的开始。为了点醒我们,让我们了解到真理,安拉在《古兰经》里明确地说道:“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你们是有益的;或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们确不知道。”(《黄牛》
2:216)那些受到了祝福的信士是,他们完全理解这节经文的含义,并在自己的一生中以此为生活的指引。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拥有人类最完美的品性,他的最卓越的特点之一就是“真主的好仆人”。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无数磨难,但他始终以自己的行为为教生们诠释 《古兰经》,为传达安拉的信息鞠躬尽瘁。先知素莱曼(愿主赐他平安)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把这些财富以安拉喜悦的方式花费了出去,所以在《古兰经》里,安拉赞扬先知素莱曼(愿主赐他平安)是“好仆人”。尤努斯先知(愿主赐他平安)经历了许多考验,他失去了健康、孩子、财富,在这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生活了许多年。但是他忍耐,服从安拉的安排,并感谢安拉,结果,安拉赞美他是“好仆人”,并在后来赐给了他无尽的祝福。
- 4. 表面匮乏但内心知足的人:
有些人生了病,他们的健康被疾病拖垮了,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情况很糟糕,但他们却从自己的处境中了解到了自己的弱小,他们寻求安拉的庇护,即使身处困境,他们也只祈求安拉的保护,这样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干净的。
阿卜杜拉·伊本·迈斯欧德(求真主喜悦他)说,我去看望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当时他正在发高烧,我说:“真主的使者啊!你烧得厉害。”他说:“是的,我一个人发高烧如同你们两个人发高烧。”我说:“那么,你将得到双倍的报酬。”他说:“是的,凡穆斯林遭受的痛苦,哪怕是荆棘刺伤或更小的伤害,真主也会因此赦免他的罪过,如同大树落下树叶一般。”(布哈里:《病人章》,3, 13, 16)
真正的信士,他们把在今世经历的一切都看作是真主对他们的考验,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负面想法,他们控制私欲,努力向安拉靠拢。
每一个心中有忠诚的信士,他们是知足的。他们会努力偿还自己在思考、在感受、在呼吸间犯下的罪过,因为对他们来说,获得安拉的喜悦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最能让安拉喜悦的事情是放弃私欲,服从安拉的意志。但我们怎样才能分辨出好和坏,并且让自己时刻都处于知足的状态呢?答案就是——
仁爱只与安拉同在(善来自安拉)
在艾哈麦德·黑里密的著作《A1mak-i Hayal》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阿依纳里爸爸,他是诺斯替教派的创始人。他用笛声向人们传达出了他的智慧的语言。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瑞吉,他是一个寻求真理的人。这两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常常是,阿依纳里爸爸一边吹奏着长笛,他们一边思考和讨论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一次,瑞吉一边倾听着阿依纳里爸爸的笛声,一边陷入到了沉沉的睡眠当中。在梦里,他看到自己置身于人群当中。这些人中有先知,有哲学家,有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也有普通的老百姓。一个人站了起来,泪流满面地请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告诉他什么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求你可怜我,请告诉我吧。我不喜欢我的生活,但我又不能放弃它。请告诉我吧,幸福到底是什么?”
一些人开始回答了。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柏拉图说:“幸福是永远想着高贵。”亚里斯多德说:“是逻辑!那才是幸福!”索罗亚斯德说:“是不呆在黑暗里。”婆罗门说:“幸福?幸福是你猜想它是什么,它就不是什么!”佛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人类啊,幸福是无,是涅槃。人类啊,涅槃吧!”那个问问题的人被搞糊涂了。他说道:“你们甚至都帮助不了你们自己。你们就生活在没有幸福可言的人生中——在你们的谈话里,根本没有幸福的影子。”
这个时候,一位安拉的朋友站了起来,说道:“对于智者来说,幸福是发现安拉的美好,对于无知者来说,幸福是贪婪和色欲!”他的这句话,事实上正是先知们一直努力向人类传达的幸福的概念。最后,聚会的组织者——众世界的荣耀(指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站了起来,说道:
“人类啊,幸福是接受生活本身,是接受困难和重负,并做出努力改善它——其实,幸福就是获得纯净的心灵。”得到了答案的人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站了起来,齐声高呼道:
“众世界的荣耀啊!最伟大的先知啊!你是唯一了解人类,并能治愈人类心灵疾病的人!”
心灵的大师鲁米,他解读了许多人的生活。他意识到,所有的善都来自安拉。他说:“在你接受,或满足于安拉的给予以前,无论你为了得到拯救而跑到哪里,你都将面临困难。无疑的,灾难将追踪你,找到你,今世里,恶魔无处不在,除非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否则你不会感到满足,也不会得到拯救,因此,在灵魂深处寻求安拉吧,在安拉那里寻求庇护吧。在今世这座地牢里,没有一个地方是不需要金钱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打
击的。
“向安拉发誓,如果你在老鼠洞里寻求庇护,猫将抓住你。唯一获得拯救的出路是成为忠诚的信士、靠近安拉。安拉将安慰你,保护你不受毒蛇和蝎子的侵害,(而你若忠诚并且渴望向他靠拢),最终,他将成为你的朋友。”
一次,一个精灵以蛇的样子出现在心灵的大师阿卜杜齐达尔·格伊朗的面前。但在离开大师的时候,这个精灵成了大师的朋友。这个故事想说明的是爱的神圣和为自己的所有感到满足的结果。
因此,那些在一生中都寻求永恒幸福的信士们,他们不会抛弃信仰,不会偏离正道,他们会心怀敬畏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如果人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将在审判日成为成功者,将在后世获得永远的幸福。
诚心诚意地忏悔和宽恕他人也能让人接近乐园,因为安拉喜爱人们真诚的忏悔和宽恕他人。
宽恕和忏悔中的敬畏
忏悔的首要条件是发自真心的后悔。在忏悔中敬畏,能保证人们带着纯洁的、杜绝了一切罪恶的心重返安拉。忏悔中的敬畏的基本表现是以正直的行动完成自己的承诺。当人们揭开盖在心上的无知之帘时,人们就会发现压在自己良心上的罪恶,而心中的正直和善良也将随之被唤醒。这个时候,心灵将流着忏悔的眼泪转向安拉。这是真正的忏悔,其中没有虚伪和欺骗。这是回转到安拉那里的一条正道。
挡在信士与造物主之间的障碍可以通过真心的忏悔而被移除掉。但要做到真心的忏悔,首先需要的是一颗宽恕的心。宽恕的人值得被宽恕。宽恕中的敬畏是当他人请求自己的原谅时原谅他们。宽恕他人能让自己赢得被宽恕的权利。
下面这段话是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对一位被任命为国家领导的人提出的忠告:
“不要像狼盯着羊群一样看你的人民!要从心里爱他们,要仁慈地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既是你的信仰上的兄弟,又是你的人类伙伴。他们可能会犯错,所以你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想获得安拉的宽恕,那你首先也要宽恕。宽恕他们,容忍他们吧!不要挑战安拉的命令,不要对安拉的命令置之不理!不要拒绝宽恕别人,不要以惩罚他人为乐趣!”
在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教生中,有一个叫阿卜·达尔达
(愿主喜悦他)的人,他是大马士革的法官。一天,他听到人们在诅咒和辱骂一个犯了罪的人。阿卜·达尔达(愿主喜悦他)向人们问道:“要是你们看到一个人掉进了井里,你们会怎么做?”人群回答道:“我们会用绳子把他救上来。”阿卜·达尔达(愿主喜悦他)说道:“那你们现在为什么不帮助这个掉进了罪恶之井的人呢?”人群震惊了,他们问道:“你对这个罪人不感到愤怒吗?”阿卜·达尔达(愿主喜悦他)给了他们一个非常精彩的回答:“我恨他的罪,但我不恨他这个人!”
阿卜·达尔达(愿主喜悦他)用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的回答把宽恕他人这个思想注入到了信士的心中,这是从服从安拉的命令中获得的让安拉喜悦的智慧。宽恕,这一品质,从先知(愿主福安之)到他的教生们,传遍了整个穆斯林社会。要想在这个物质世界里获得长久的快乐,像先知(愿主福安之)那样做事,用爱和宽恕包裹所有被造物是唯一的途径。当我们遇到困难,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用宽恕、友爱、善良、容忍和谦虚把心转向那充满了祝福的乐园!
宽恕中的敬畏之美在于鼓励人们为他人着想。安拉最喜爱的人类的一个品质是努力帮助和拯救他人。尤其是——
扬善止恶
扬善止恶是信士们最重要的品性之一。虔诚的人有责任用自己的言行以得体的方式宣扬善良,制止邪恶。不朝向伊斯兰、不畏惧安拉的社会是很容易遭遇灾祸的社会。宰娜卜·本特·贾赫什的传述:一次,她问先知(愿主福安之):
“安拉的使者啊!在我们当中有善良的人的时候,我们也会被毁灭吗?”先知(愿主福安之)回答道:“如果丑事泛滥,那么,是(会被毁灭)的。”(布哈里:《列圣章》,7)所以,保护自己不受惩罚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是扬善止恶!这是每个心怀敬畏的信士都应该完成的任务。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扬善止恶呢?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并听取各个阶层的人的意见是必要条件。在给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忠告中,哈里发阿里说:“不要听取那些因为贫穷而惧怕你或想阻止你行善的人的意见;不要听取那些会增加你的野心的胆小鬼或贪婪的人的意见。到安拉和他的使者那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吧!向安拉和他的经典寻求帮助,向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他的圣行寻求帮助吧。”
如果我们期望自己是来自于“最好的社会”的,我们就必须不但自己过高尚的道德生活,还要帮助别人也过上充满了善良、弃绝了邪恶的生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想走在安拉的大道上,我们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缺乏责任感和爱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扬善止恶的,因此,做到扬善止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在服务中敬畏
伊斯兰所有原则的基础是带着爱和忠诚向安拉靠拢。服务就是这样一条大道,没有爱和忠诚,无私的服务就无从谈起。为他人服务能向被服务者以及周围的人和环境传递积极的信息和能量,帮助别人重新找回自己。诚挚的心就像一片沃土,它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来往的过客从中获益。通过点燃别人心中的明灯,服务者也使自己心中的明灯更加光亮了。但真诚的服务来自于健全的心灵,而健全的心灵又是以知识、智慧、镇定和责任感为基础的。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不能促进心灵的成熟,不能理解真理的人无法提供真正的服务。所以,心中缺乏爱和忠诚的人,即使他们在为他人服务,但他们匆忙、草率、无礼的举动却会让被服务者受到伤害。
因此,心中缺乏爱和忠诚的服务就像一桶被泼进了沙漠里的水,或像一颗被扔进了烧焦了的土地里的种子,这样的水不会使沙漠变绿洲,这样的种子也开不出花,结不出果,但真诚的服务却能够让爱的绿树繁茂生长,荫蔽他人。
以我们上述的种种观点来看,为他人提供的最好的服务是帮助他获得永恒的后世,途径则是引导他上正路,让他做安拉的好仆人。遵循《古兰经》的指导,以它提倡的道德来武装自己,人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后世。在引导他人上正路这个问题上,先知(愿主福安之)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引导者。先知(愿主福安之)曾经这样祈祷过:“安拉啊!我在你那里寻求庇护,求你帮助我远离无助、懒惰、怯懦、急切、仓促和其他各种弱点。”在这句祈祷词里,先知(愿主福安之)涉及到了感情、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常常说这句祈祷词,以便我们完成作为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综上所述,为他人服务应该心怀友善和爱,服务时应该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了解被服务者就像服务本身一样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被服务者,我们才能保证提供相称的服务。有时候,帮助了一个人好似帮助了一群人。为拥有智慧的人服务,你的付出永远都不会浪费。另外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服务时要心存感激。大师萨德说:“赞美真主!因为他的恩典,你拥有了善行。仆人不应该期望国王感谢自己为他的服务,相反,仆人应该感谢国王让自己为他服务。”
我们应该知道,善行的精髓是回报安拉的恩典和忠诚于先知。虔诚的人知道,因为安拉的恩典,因为服从他的使者,他才拥有了服务的机会和敬畏,因此,他有责任把这种敬畏照样传播给他人。要做到这一点,人的心中应该有忠诚——
忠诚中的敬畏
忠诚的基本含义是不要忘记或忽略朋友,所有的友谊都应该与忠诚联系在一起,忠诚褪色时,友谊就会变淡,忠诚消亡时,友谊也就走到了尽头。在忠诚这个问题上,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为我们竖立了最好的榜样:对他的乳母,他是忠诚的;对保护了迁徙而来的穆斯林的阿比西尼亚(今日埃塞俄比亚)人,他是忠诚的;对哈迪嘉,在他被人们说成是骗子的时候却坚定地相信他的妻子,他是忠诚的;对他自己的所有教生,他是忠诚的……他尤其忠诚于安拉,至仁慈的主。这是怎样的一种诚实啊,在他的每一次呼吸之中,他都显示出了他对自己的主宰的忠诚。
根据阿依莎(愿主喜悦她)的传述:一天,正当先知(愿主福安之)与教生们在一起时,一位老妇人来到了先知(愿主福安之)面前。先知(愿主福安之)让老妇人向众人介绍自己是谁,老妇人回答道:“我是穆臧的贾撒玛赫(这个字的意思是形体巨大的)。”因为她的名字里含有一些负面的意义,先知(愿主福安之)更改道:“不,从现在开始,你是穆臧的哈撒纳赫(这个字的意思优雅的,漂亮的)。”然后他问起了自从上次见面之后,她生活得如何。老妇人回答道:“赞美真主,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好。愿我的父母为你牺牲!”老妇人离开后,阿依莎问先知(愿主福安之)为什么对这位老妇人如此尊重,先知(愿主福安之)回答道:“当哈迪嘉还活着时,她经常来看望我们。信仰的一半是忠诚。”(哈克姆,I,62:40)用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圣行净化自己的人,他也将成为忠诚的表率。
但让人痛心的是,现今,这样的美德已成为了过去。在心里,忠诚已经找不到它的本来面目了,它成了只有在字典里才会出现的一个词汇而已。这个现象的出现,毫无疑问,是因为人类对安拉的畏惧感下降了。“复生日将为毁约者树一面标旗,有人宣示:这就是某某人之子某某的毁约。”(布哈里,6177,6178,3188:穆斯林,《圣战》,11-17)
必须强调一下,我们首先和最重要的忠诚的对象是安拉,然后是他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然后,我们应该忠诚于那些教导我们、引领我们上正路的拥有美好信仰的人们;接下来,我们应该忠诚于养育了我们的父母,在他们年迈时孝敬他们、赡养他们。尊重父母,善待父母,是每一个儿女应尽的义务。
对长者、已故者、生者和整个社会,忠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因此,每一位信士都应该保护自己心中的敬畏,不要屈服于眼下的混乱状态。信士们应该从不放弃努力去获得忠诚,否则的话,爱会失去它真正的价值,友谊和人类的仆人地位也会失去意义。人应该保护自己的忠诚中的敬畏。要做到忠实中有敬畏,爱是一个必要条件!——
爱中的敬畏
心中没有爱,我们什么也做不到。人的行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最细小的行为也需要情感的支持。敬畏为人类的情感提供了真实的价值资本。我们首先真正热爱的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安拉和他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爱是真主赐予信士的情感,因为这份情感,作为穆斯林兄弟姐妹,信士们才会互爱。远离负面的事物是保护这份情感的基本要素之一。
人的行为、思想是受心中的爱的影响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所爱的人或事当成榜样加以效仿,对自己所爱的那个对象的情感有多深,受到的影响也就有多大。因为对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深切的爱,教生们处处模仿先知(愿主福安之),他们的言行因此而处处体现出了高贵和卓越。在侯奈因战役中,教生们从先知(愿主福安之)那里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力量,他们选择接受现实,服从安拉的安排。简单地说,教生们在信仰、崇拜、家庭生活、忠诚和善良等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正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品质在他们身上的反映,因为他们对他的爱,我们才在他们身上不断地看到了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影子。
先知(愿主福安之)归真之时,穆斯林们都沉浸在痛苦当中。先知(愿主福安之)活着的时候,一些人天天跟先知(愿主福安之)在一起,但这都还嫌不够,现在,他们却要在今世里与他永远分别了。这个痛苦有多深,可想而知。阿卜杜拉·本·宰伊德无法忍受在今世就此与先知(愿主福安之)分别这个事实,他把手举向天空,动情地祈祷道:“安拉啊!把我的眼睛拿走吧!如果不能再看到我热爱的先知(愿主福安之),我就不想再看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了!”祈祷完后,他就失明了。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被安拉称为“(我所)钟爱
的”。“爱人爱被爱者所爱的一切。”因此,爱安拉需要我们爱他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爱穆斯林兄弟姐妹和爱所有被造物——这是安拉对我们的要求。对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爱体现在效仿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圣行上,因此,爱先知(愿主福安之)就意味着追随他,处处效仿他。但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我们在今世的终极目标是爱安拉,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我们会爱很多事物,但对这些事物的爱都不能让我们偏离对安拉和他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爱。爱中的敬畏,能够帮助我们爱安拉和他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所爱的,远离他们所不
爱的。
安拉啊!请你帮助我们,让我们爱你所爱的,远离你所不爱的!求你不要剥夺我们做你的仆人的资格,求你不要剥夺我们对你和你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爱和忠诚!我的主啊,请让我们带着敬畏去爱真理,请让我们在今世和后世都与尊贵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在一起!
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