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录

纯洁心灵的祝福: 忠诚与敬畏-II

获得拯救的秘密

《古兰经》里有一些章节是以起誓开始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听众的注意,让他们明白这一章经有多么重要。有时,起誓引出的是与安拉的仆人有关的事项。有一些章节,起誓的编号是随着所要讨论的话题的重要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的。例如:《太阳》章,第91章经文,是以7个起誓开始的。每一个起誓都提到了一个创造的奇迹——太阳、月亮、昼夜更迭、天空、大地、灵魂,最后,安拉提到了人的内心的斗争和痛苦,并向人类指示出了一条救赎之路:
“以灵魂及使它均衡,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须失败。”(《太阳》91:7-10)

《古兰经》说得很清楚,人的欲望既可以把人引入邪恶,诱人犯罪,也可以让人拥有敬畏。前者是对世俗之物的欲望,后者是灵魂有欲望展开双翅,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鲁米说:

“寻求真理的人啊,如果你想了解事实,那就是法老和穆萨都没有死去。他们就在你的身体里,就隐藏在你的存在里。他们在你的心里继续争斗着,所以你要从自己里找出这两个敌对者。”

因此,敬畏实际上是保护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受敌人伤害的基础。关于这一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用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向安拉祈求道:“我的主啊,请赐给我敬畏,请让我心灵纯洁。你是我的灵魂的主宰,是我的心灵的保护者。”(穆斯林,《记念》,73)

在与私欲的斗争中,从信仰到礼拜,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心怀敬畏且永不停止奋斗的人才有可能赢得胜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信仰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

信仰中的敬畏

如果信仰里没有敬畏,人的许多恶习就很难被清除。这个结果将是信仰被削弱,甚至消亡,而失去了信仰的人又将重新落入无知和迷信的深渊,这就是为什么敬畏如此重要的原因。

信仰中的敬畏始自对“真主独一”的维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人将进入乐园。”(哈克姆, Mustadrak, I: 503)但如何保护“真主独一”这一信仰?第一步是真正接受真主是独一的这个事实。通过说“万物非主”,所有偶像都被从心里清除了出去。如果心中装满了迷惑,美丽就无法显现,无知和肮脏的想法下面寄生的是谎言,因此,要保证心的纯洁和健康,不正确的、不健康的感受、性情和习惯就必须被清除。安拉说:“你告诉我吧,以私欲为其神灵者,你能做他的监护者吗?”(《准则》25:43)这句经文告诉了我们不正确、不健康的欲望有多么危险。

心是信仰的居留地。信仰真主独一是心的责任,而非大脑,因此,对于保护信仰而言,纯洁心灵和自我完善非常重要。如果心灵得到了健康雨露的滋润,信仰就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宇宙的奥秘还没有被解开,但这并不是因为人的智慧不够,而是心的能力不够,因为只有心才能解开奥秘,揭示真相。大师鲁米说:“信仰是无止境的,要想完全了解它是不可能的。受到了启迪的灵魂只会欣赏、赞美它!”因为心善变,所以关于信仰,最大的困难在于在信仰了安拉之后,如何持续保持信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心就像一根在沙漠里被风吹得到处飘飞的羽毛。”(伊本·玛哲,Muqaddimah,10;艾哈麦德,IV: 408, 419)心的转变可能会改变信仰,因此,在心中拥有敬畏是唯一一条保持信仰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

不要泄气,更不要倾向错误

因为心是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的,所以人不能向非信士或罪恶妥协。信仰没有妥协!安拉说:“你们不要倾向不义的人,以免遭受火刑。”(《呼德》11:113)信士应该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压迫者和罪人的影响。我们不应该忘记,安拉不喜欢我们的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比与他的联系更密切。安拉是唯一的,他的这个属性其实就意味着我们不能让他不喜爱的事物占据我们的心。愿真主保佑我们,让我们远离信仰的敌人,远离压迫和罪恶。伊玛目安萨利说:“刚开始只是接近非信士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接近就会变成心的亲近。这种亲近有可能毁灭一个人。”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给我们的这则警告非常重要:

“当一个罪人被赞扬的时候,安拉是愤怒的,大地也颤抖起来。”(巴依哈克, Shu‘ab, IV: 230)

“不要把伪信士称作大师,因为这会让那个伪信士成为你的领导,而你却只会因自己的行为得到安拉的愤怒。”(艾卜·达吾德,《礼节》,83;艾哈麦德,V,346)

“你像谁,你就是谁中的一员。”(艾卜·达吾德,《服饰章》,4:4031)

信仰中有敬畏和保护心灵不要靠近不应该接近的人或事非常重要。在封阿舒拉日斋时,先知(愿主福安之)让教生们不但在10号封斋,而且还要在9号或11号也封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与犹太人区分开(犹太人在10号封斋)。接近不应该接近的人或事物,心会受他们的影响。无知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接近不该接近的事物的行为非常可怕,因为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心,所以敬畏非常重要,因为敬畏让人有意识,敬畏让人不敢“无所谓”。全能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敬畏真主,要和诚实的人在一起。”(《忏悔》
9:119)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不被引入歧途,我们应该——

与诚实的人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作为人,我们会受到近旁事物的影响,这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区分周围环境中的好与不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分辨出那些可能削弱我们心中的敬畏的事物,我们就很可能被引入歧途,而这,将导致我们人生的失败。

让心远离负面消极的人或事物,取而代之的是用积极、正面的精力填充我们的心,心中的敬畏就会得到保护。心与心之间是有能量互相传递的,一个眼神足以让人受到影响,让接受到这个眼神的人感觉好或不好,因此,心所传递出的能量其实是有影响力的。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所以人既可以成为诚实正直的人,也可以成为压迫者,因此,与诚实正直的人在一起,远离压迫者,人心中的诚实和正直就能得到保护。

一个人来到巴亚孜德·比斯塔米面前,说道:“请告诉我,我怎样做才能更接近我的主?”巴亚孜德回答道:“爱安拉的朋友!你爱他们,他们也会爱你。努力进到他们的心里去,因为安拉每天要看他们的心360次。如果他看到你的名字也在他们的心里,他将宽恕你。”

穆斯林团体的特殊价值在于穆斯林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演讲、谈话、交流,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先知(愿主福安之)的高尚道德和慷慨。会众演讲、谈话和交流能够在身体和精神上把自己与先知(愿主福安之)联系在一起。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期开始一直到今天,穆斯林团体一直遵循着这一
传统。

在解释与诚实正直的人在一起的好处时,萨德·设拉子说:“因为深爱它的主人,岩洞的主人(Ashab-i Kehf)的狗才得到了巨大的荣耀。《古兰经》和一些历史书籍都提到了它。”

鲁米也说了同样的话:“它选择了与主人呆在一起。与他们呆在一起,它感到快乐。它将等候在洞口,直到审判日。虽然没有食物,但它饮用了怜悯之水和仁慈之粮。”

放弃诚实和正直,选择与罪恶在一起的心灵,它注定要忽视至大的主宰安拉。任何有智慧、理智和智力的人,他都不会让自己陷入到忽视真主的可悲境地里来。尽管鲁特(愿主赐他平安)是一位先知,但他的宗族就是不能理解他所传达的真理,于是鲁特 (愿主赐他平安)发出了悲悯之声:“……难道你们当中没有一个精神健全的人吗?”(《呼德》11:78)

《古兰经》第66章,《禁戒》章第10节经文提到了先知努哈和鲁特(愿主赐他们平安)的妻子。安拉以她们为不信道者的榜样,她们的结局是进了火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是先知们的妻子,她们应受的惩罚也不能因此而减轻一丁
点儿。

一条狗,因自己的选择而获得了巨大的荣耀,与之相反的是,先知们的妻子,因自己的选择而进入了火狱。

今天,忠诚在哪里?死亡之时,敬畏是那么重要,但是今天,维护真实的信仰已经变得就像——

手捧余火

在一则圣训里,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道:“可悲啊,谣言将向人们袭来。一个人,在早晨起床的时候是信士,晚上时就变成非信士。有些人为了一点点利益,甚至出卖信仰。到那时,坚持信仰就像手捧着余火那样艰难。”(艾哈麦德,II,390;穆斯林,《信仰》,186;提尔密济,Fitan, 30: 2196)

在《古兰经》里,善行和信仰在许多经文都是一同出现的。信仰的表现是心里上的崇拜和行动上的表达,因此,敬畏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

在功修当中,尤其是在礼拜中要敬畏

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我们有义务崇拜真主。我们越注意崇拜真主,我们就离敬畏越近。崇拜真主能让我们摆脱无知和麻木不仁,能让我们渴望做安拉喜爱的事情,能帮助我们达到完美。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从形式上,我们都知道如何礼拜,但真正的智慧在于礼拜把人带到了安拉面前,这种与安拉的直接联系让我们能够满足和克服精神与物质上的需要,正如安拉所说的“……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蜘蛛》29:45)但我们的礼拜确实是这样的吗?安拉说:“……你应当为真主叩头,你当亲近真主。”(《血块》
96:19)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在礼拜时,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状态:为真主叩头,亲近真主!

我们的家庭、事业,以及我们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是我们的礼拜的反映,如果我们做到真正正确的礼拜,我们就会有平静、纯洁的家庭生活,就会有诚实的事业和以最好的方式履行自己的义务,但许多礼拜者却不能从礼拜中得益,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不洁净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安拉叹息说:“伤哉!礼拜的人们了,”(《什物》107:4)。《古兰经》要求我们注意礼拜,要求在礼拜时,我们的心是服从的,因此,在礼拜前,我们应该净化心灵,把精神专注在礼拜上,让心意识到自己即将与安拉会面。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爱每一颗敬畏他的、因不能完成他的命令而感到痛苦的、充满仁慈的心。他爱那些教人行善,并劝告人们服从他(真主)的人。”(Daylami,I,158)

一次,先知(愿主福安之)看到一个人一边礼拜,一边用手捋胡须。他说道:“你们看,如果这个人的心真的是服从的,他的四肢将也是服从的。”(‘Ali al-Muttaqi,VIII,197: 22530)

封斋中的敬畏

封斋是修行,是从黎明到黄昏戒食、戒饮、戒性行为以及一切非礼的言行。但封斋中的敬畏意味着我们把封斋时注意的事项也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封斋时,我们注意不要贪心,不要浪费,要远离受禁止的和可疑的事物;斋戒让我们知道了一片面包,一杯水有多么重要。安拉通过封斋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对他是多么依赖和帮助他人有多么必要。封斋中的敬畏就是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记住我们的养主是谁,只做他喜爱和赞同的事情。那些在封斋中体味到怜悯和同情他人的滋味的人,他们也学会了施舍。封斋给他们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在施舍中敬畏。

施舍中的敬畏

当我们施舍时,我们应该很清楚谁才是财富的真正主人。信士们应该做到的是带着仁慈和怜悯看待所有被造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施舍中敬畏。

关于财富,伊斯兰的观点是:“财富只是放在人手中的委托物,今世里的一切不过是暂时的,财富的真正主人是安拉。”因此,当财富到达某个人手里的时候,这个人在应用这些财富时是没有权利浪费或吝啬的。

“难道他们不知道吗?真主是接受他的仆人的忏悔的,是采纳赈款的;真主是至恕的,是至慈的。”(《忏悔》9:104)我们应该牢记这节经文,因为它告诉了我们施舍中的敬畏是在施舍时不要渴望得到赞扬,不要希望得到荣誉;施舍时,心中没有骄傲。真正的施舍是,施舍时,施舍者说:“我的主啊,我做这一切全是为了你!”

至仁慈的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黄牛》2:264)

阿卜·拉伊斯·撒马尔罕说:“真正的施舍是施予者应该对被施予者心存感激,因为正是因为他们对施舍的接受才把施舍者从自私、灾难、不幸中解救了出来。而且,最重要的,他们让施予者得到了安拉的喜悦。”

我的可敬的父亲穆萨先生,当他给予时,他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他害怕接受者有任何些微的难为情或不好意思,所以他总是在信封上这样写:“亲爱的xxx,我们感谢您接受这个礼物。”这是发自他内心的诚挚感谢。但愿这份诚挚的心让他获得安拉的喜悦和认可。

当我们给予时,愿真主让我们心怀敬畏!

阿敏!

就像我们上面解释的,敬畏是所有信仰功修的基础。在我们所有的功修中,我们首先应该寻求的是敬畏。朝觐也是一项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来实现的功修。受戒之后,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坏戒。我们必须时刻心存敬畏,以便获得真主的祝福。

朝觐时的敬畏

朝觐是伊斯兰信仰的五大支柱之一,是每个穆斯林在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带着敬畏朝觐的人,他们的精神会得到升华。朝觐是可以唤醒心灵的一项宗教功修。朝觐时穿的戒衣很像裹尸布,这让人们想起死亡。当我们射石时,我们就可以想起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易司玛仪(愿主赐他们平安)——易司玛仪用石头狠狠地砸向了魔鬼。整个朝觐期间,背谈、犯罪、与人争斗都是受到严格禁止的,我们必须避免任何可能让我们远离安拉的行为和言谈。心怀敬畏的朝觐能够让我们把朝觐时培养和感受到的高尚情怀和美好情感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让我们的心和行为时时刻刻都能向真主靠拢。

朝觐期间,打猎和攀扯树枝都是受禁止的,甚至也不能向别人指出动物的方向以便猎杀该动物,从这里面,我们可以学习到仁慈、怜悯、同情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我们的宗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灵,约束和控制自己的私欲,远离各种罪恶,做到真正的心怀敬畏,以达到靠近安拉这个人生的终级目标。

妨碍心灵达到敬畏的三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骄傲,也就是自大。指的是我们把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和才能看成是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安拉给予的。法老、戈伦就是这样的人。狂妄自大使他们的行为像魔鬼,结果,他们遭到了安拉的弃绝,落得了被毁灭的下场。哈吉·巴依瑞米·沃力说:“骄傲就像一块绑在腰上的石头,因为它,你既不能游泳,也不能飞。”

第二个障碍是吝啬。吝啬不只是指在财物方面的悭吝,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完成日常的宗教义务,这也是吝啬。伊玛目阿里说:“乐园是为慷慨者准备的,火狱是为悭吝者准备的。”

第三个障碍是愚蠢。为追求今世而放弃后世的人,浑浑噩噩地只想着今世却不考虑永恒后世的人,这样的人都是愚蠢的人。

关于这些会伤及到人心中的敬畏的事项,先知穆罕默德
(愿主福安之)说:“合法所得、真正的兄弟情谊、我的圣行——任何事情都不会比这三样事情更尊贵的时刻将会到来。”(Haythami,I,172)赚取合法收入、拥有真正的兄弟情谊,这些都是建立在真心实意地效仿圣行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还应该非常注意——

行为中的敬畏

行为和情感上的敬畏是我们获得祝福和让自己及周围的人或环境满意的一个必要条件。比方说,同情、怜悯中的敬畏意味着心中怀着对真主的崇拜而对贫穷的人进行施舍,换句话说就是,怜悯指的是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怜悯是信士今世里的道德良心,是他们开启后世永久幸福的大门的金钥匙。

仁慈是安拉赐予人类的大福气,因为仁慈的直接结果就是心会生出同情和怜悯。爱他人的人是慷慨的、谦虚的和为他人着想的。

因此,当我们自己拥有健康、平安、幸福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那些被疾病折磨的人、孤儿和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是安拉给予我们的委托物,是安拉给我们的今世的考验。我们应该替他们着想,好好对待他们,因为每一个信士都有责任在信仰上帮助他的兄弟姐妹,关怀他们、爱他们。这,就是伊斯兰!

信士们应该常常问自己“到底我的爱有多深?”爱是信仰的蜜糖。《古兰经》里提到了至仁主的两个尊名:普慈、特慈,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主希望我们仁慈、怜悯、关怀和爱!

有一则圣训是这样的: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以掌握我的灵魂的主发誓,你们将进入不了乐园,直到你们信主,你们将不会信主,直到你们互相怜悯。”教生们说道:“安拉的使者啊,我们的确是怜悯的。”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这种情感并不应该只针对你的家人和孩子,它应该针对的是所有被造物,是的,所有被造物。”(Hakim, IV, 185: 7310)

先知(愿主福安之)非常仁慈,我们在这里简单地举两个例子:一次,先知(愿主福安之)在与穆斯林士兵们一起开赴麦加时,在路上,他看到一只狗在给它的幼崽喂奶。他马上命令军队走路的另一侧,不要打扰这只狗和它的幼崽。另一次,先知(愿主福安之)看到一个蚁穴被烧了,他大声地说道:“除了安拉,谁也没有权利用火来惩罚。”(艾卜·达吾德,《圣战》,112)

要想让爱和仁慈被植入到心灵的深处,人就应该——

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是爱和怜悯的重要表现,是在想自己以前先想他人,这是安拉非常喜爱信士们做的事情。在《古兰经》里,安拉告诫辅士们:“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而且确信正道的人们,他们喜爱迁居来的教胞们。他们对于那些教胞所获的赏赐,不怀怨恨。他们虽有急需,也愿把自己所有的让给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的贪吝者,才是成功的。”(《放逐》59:9)

这节经文实际上是对那些在奉献爱与怜悯和为他人着想时心怀敬畏的人的高度赞扬。安拉的朋友们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先想他人,他们用真正的敬畏保护自己的心远离私欲和不良的念头。

乌拜伊杜拉赫·阿赫瑞尔的讲述:

“一个人来到我面前,说道:‘我很饿,你能给我点儿吃的吗?’我也很饿。我没有钱,也没有其他办法找到食物,于是我拉着这个人一块儿来到了一位厨师面前,我对厨师说:‘我没有钱,但我头上缠的这条头巾是干净的,你可以用这条头巾擦你的盘子,而作为回报,你给这个饥饿的人一些饼吧。’这个厨师给了这个人一盘子食物。尽管我也很饿,但我只是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而已。我把头巾解了下来,递给了厨师。刚开始的时候,厨师不要。我对他说:‘我已经向你许诺了,你拿着它吧。’这件事之后,安拉赐给了我很大的财富,现在,有2000名工人在我的田里工作。我选择照顾两个生病的人。因为病痛的折磨,这两个人把自己弄得很脏。我用水擦洗他们。后来我也生病了,但我继续照顾他们。”

瞧,这就是教生们显示出来的为他人着想、爱、关怀和怜悯!

他们是“为主道而施舍”(《黄牛》2:195)的人,他们心中的敬畏让他们友善地对待、怜悯安拉的所有创造,他们是真正充满爱心、行为善良的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行为中的敬畏的基础是——

伊和桑(仁爱)中的敬畏

在神圣的《古兰经》里,伊和桑这个词出现了大约190次。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仁爱,真正的信士应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最可能的方式显示出仁爱来。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是认识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被安拉注视着。慷慨和仁爱中的敬畏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信士应该是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他们的心中都有信仰和敬畏;他们的心是仁慈的,行为是端正的,品德是高尚的。在描述什么样的人是信士时,安拉说:“只有这等人是信士:当记念真主的时候,他们内心感觉恐惧;当宣读真主的迹象的时候,那些迹象增加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只信任他们的主。”(《战利品》8:2)

主啊!请加强我们的信仰,请让我们行为中有敬畏,请赐给我们你欣赏的那种敬畏!请让我们成为那些听到你的尊名时灵魂颤抖的人中的一员,请让我们成为那些读《古兰经》时信仰增强的人中的一员,请让我们成为独自一人时专注于崇拜你的人中的一员!

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