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荣耀的主创造了天与地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安拉并没有在创造完人类后就听任自流,不再管他们了。说得更清楚一点儿,安拉用自己的神圣的法律管理、引导着整个宇宙和人类。在今世的考验中,安拉给予了自由与责任的平衡,有经文为证:
“他曾将天升起。他曾规定公平,以免你们用称不公。”(《至仁主》55:7-8)
也就是说,人类是宇宙和谐的一分子。在通往安拉的道路上,人不能有一点点偏离正道。能够聪明地保持了生命中的平衡的人才能获得两世的幸福。但沉浸于短暂快乐的人意识不到我们来到今世又离开今世的秘密,他们无法让自己成为宇宙的和谐乐章里的音符,也无力理解宇宙的存在和其和谐背后的秘密。这些人就在这种无知和麻木中去了后世。在今世,他们是沮丧的,在后世,他们是亏
折的。
人类被投放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为了接受考验,因此人同时具有“对”和“错”,即人同时具有能力去做对的事和错的事。
人的一生都在善与恶中挣扎,无论是在内心世界里还是外部生活中,善与恶一直都处于不间断的战斗状态,因为两者都想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人的内心在有行善的能力的同时,也有作恶的功能。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为了让善获胜,只有理智、思维、礼貌、意志是不够的。如果这些足够原话,安拉就不会给我们派遣先知,也不会让他们给我们带来能够让人获得两世幸福的神圣的经典。安拉给我们派遣使者,降示启示,为的是教育和清洁人的心,在精神是培养他们,使他们的心倾向自己。
理智是一把双刃剑,它即能把人引向高贵和美好,也能把人引向低下恶劣。有理智的帮助下,人可以具有最优美的形态,但同样是在理智的帮助下,人也会落到比动物还要低级的水平。因此理智必须接受训练,而这种训练不是别的,就应该是真主的启示和先知的引导。在真主的启示的引导下,理智能够让人找到幸福的海洋,但如果没有真主的启示的引导,理智也会把人带入痛苦的深渊。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他们对自己的残暴没有一丝懊悔,他们觉得自己的暴行是理所当然的,是合理的。旭烈兀,把四十万无辜的人扔进了底格里斯河,他一点都不为此感到愧疚。在伊斯兰以前,许多麦加人都活埋自己的女婴,他们听不到心碎的母亲的无声的哭泣。砍杀一个奴隶对他们来说就像砍树,他们把这些都当成了他们理所当然拥有的权利。
这些人也有理智和感情,就像我们一样,但他们却做着与善完全相反的事。
人本身有向好和向坏的倾向,因此人需要被教育,需要被指引。但是先决条件是这个引导本身需符合人的本性。启示,即先知们对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和引导是符合人的本性的,而与此相反的教育,即不符合人的本性的教育会导致罪恶的产生。在人的本性中,善与恶,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它就会排斥另一个。如果善占了主导地位,恶就会被淹灭,而如果恶占了主导地位,善就会被吞没。人的内心一直都在做着这种斗争,也正因此,安拉派遣了先知和经典帮助我们,以便我们发现和展示出内心的善,就像阳光融化冰雪那样让内心的美丽显现出来。最好的例子就是当初那些活埋自己的亲生骨肉的残忍的人们在先知的引导下成为了内心充满仁慈的圣徒。
事实上,如果人们遵从先知们的教导,他们会成为安拉喜悦的仆人并得到安拉的赞赏,而在私欲与高尚/心灵的斗争中,让私欲占了上风的人只能落入卑鄙的深渊。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而今世生活中的种种都不过是划分这两种结局的手段,也就是说今世生活之所以被创造是为了让人们选择自己的人生结局。人有自由意志,人凭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让自己趋向于这两个结局中的一个,而这个趋向则是私欲与心灵争斗的结果。但是,心灵与私欲的争斗又会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打个比方说:人在花园里会闻到花朵的香味儿,自身也会染上香气,但在相反的地方则会闻到臭味儿,自身也会染上臭气,也就是说环境会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因此,如何让心趋向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在所有生物当中最需要被教育的是人类。
外部世界里和内心世界里都同时存在着令人靠近安拉的美好事物和品质和令人远离安拉的恶的事物和品质。人浪费今世的生活而陷入痛苦是缘于他没能很好地处理这种矛盾,而是让恶的事物和品质侵占了他的思维和心灵。
因此,没有被教育的心灵也没有安宁和舒畅,这样的人的内心仿佛是一片森林,里面有各种动物,而他们的性格里也潜藏着某些动物的特征。如有些人像狐狸一样狡猾,有些人像鬣狗一样残暴,有些人像蚂蚁一样忙于积累,有些人像蛇一样有毒,有些人从外表看好像在爱抚你,但实际上却在咬你,有些人像水蛭般吸别人的血,有些人在你面前微笑的同时却在你的背后挖坑绊你……这些都是动物的特点,但在一些人身上却有所体现。
心灵没有受到教育,没能把自己从私欲的压迫下解救出来,因此也没能拥有健康的个性和心态的人,他们会在放荡和花天酒地中寻求安慰。有些人拥有某一种动物的特点,有些人甚至同时拥有某几种动物的特点,而他们的这种精神状态也会从他们的外表上反映出来,对于内行的人来说,看清他们的性格并不困难。实际上,就像镜子不会撒谎一样,他们的行为也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了建造法老的金字塔,几千条无辜的生命被断送在了那里。对于心中麻木漠然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个莫名其妙的历史事件,但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看,这难道不是动物性的残暴和压迫的强有力的佐证吗?
总结一下,在一个社会里,如果由一个性格像青蛙的人当治理者,这个社会会变成一个大泥潭,如果由性格像蛇或蝎子样的人当治理者,老百姓就会深受其毒之害,如果由性格像玫瑰花般的人当治理者,社会也会变得像花园般美丽。
有一些人,从表面上看,他们仪表端庄,做无害于他人的事,甚至在做一些好事,但当他处于困境时,当他的私欲像熊熊烈火般灼烧他的心灵时,他的端庄的仪表和无害于他人的行为会忽然间转化到完全相反的那一面去,这是因为人本身也有行恶的本能,而要控制这种人性中的恶,接受来自真主的教育(真主的教育是通过先知和他的经典传达给人类的)是非常必要的。在人性中的善与恶的较量中,在扬善抑恶的过程中,真主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来自真主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不但滥杀无辜是受到严厉禁止的,而且即使最微小的他人的权益也是十分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先知穆罕默德甚至不去随便撕扯一根树枝。在收复麦加的征途中,先知和教生们看到一条狗正在喂自己的孩子。为了不打扰它们,先知他们不惜绕道前行。有一次,先知看到了一个被烧毁了的蚂蚁窝,他又生气又吃惊地问道:“是谁烧掉了这个蚂蚁窝?”
以这样的道德精神武装起来的奥斯曼帝国以先知的仁慈为基础,筹资建立了无数个基金会,为人类和其他被造物提供帮助。他们甚至建立了专门为动物提供免费服务的基金会。那个时候,善良和仁慈达到了一个顶峰。根据外国游客的记载,当时,穆斯林居住区内的猫、狗跟人很亲近,而非穆斯林居住区内的猫、狗则见到人后逃得远远的。这个情景也许是仁慈的另一种展现?
滥杀无辜、用别人的鲜血浇灌自己的土地的是人,给需要者献血、送鲜花的也是人。这两种人有这样巨大的差异就因为前者的心没有受到真主的教育,而后者的心受到了真理的启迪。
在这个世界上,性情迥异的人们是穿插着生活在一起的。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吝啬与慷慨、无知与学识渊博、仁慈与压迫、无情与温柔善良、自私自利与为他人服务……慷慨者又仁慈又谦虚,无情的人又小气又吝啬;压迫者对弱者使用暴力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无知者听不懂真理……一句话,世俗生活中,天使般的灵魂是与鬣狗生活在一起的。当拥有天使般灵魂的人把认主和当真主的好仆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时,鬣狗般的人却把自己的整个人生花费在了吃、性欲、地位、权利等等这些转瞬即逝的私欲当中。
但今世的这种安排却正是真主的智慧的体现,因为对人类来说,在善与恶并存的这么一个世界上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人别无选择,必须接受这个考验,因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考验,获得真主的喜悦,最终进入乐园。换句话说就是人要有尊严的光荣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要拥有值得被赞颂的品格。
人的灵魂来自天上,身体是由土壤创造的,因此身体带有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特征。当灵魂归于真主时,身体也就归于了土壤。因此,人必须接受精神方面的教育,给心灵提供给养来增强它对恶的抑制力,同时清除心中的杂念、控制私欲,从而让灵魂带着纯洁的心灵归于真主,这样人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古兰经》说:
“以灵魂及使它均衡,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太阳》91:7-10)
对于这节经文,鲁米说道:
“回归真主的人啊,如果你想知道真相,让我来告诉你:穆萨和法老都没有死,他们就生活在你的内心里,他们就附着在你的身体上,在你的心中战场上继续争斗着。你在你自己身上寻找这两个互相对立的人吧!”
鲁米接着说道:
“不要过分注重身体的给养,因为它的最终归宿是土壤。心灵才是你应该着重给予给养的地方,因为是它要带着荣耀上升到那神圣的地方。
不要用蜜糖包裹你的身体,过分地溺爱它只会让你的私欲更加旺盛。
用成熟的思想、细致的理解、精神的食粮喂养你的心灵,让它健康、强壮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心灵就像一棵根已腐烂的树,腐烂的迹象在枝叶间、在果实上无一处不显现出来,与此相同,人的行为也一样能体现出心灵上的疾病。心灵的不健康常常以仇恨、嫉妒、傲慢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些疾病必须被治疗,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式是朝着安拉为我们指明的方向走他要我们走的路。
要想以真主喜爱的方式塑造自己的个性,人需要做这两件事,即:追随榜样和效仿榜样!
追随榜样和效仿榜样
人自出生开始,便开始了模仿。这种模仿的本领是天生就具备了的。父母说什么语言,孩子就自然而然地通过模仿他们而学会了这种语言。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语言、宗教信仰、世界观、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一个一个出现在他身边的榜样,而他则是通过模仿这些榜样而学会了语言、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生活习惯,他的思想、信仰、活动也据此产生。因此可以说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是一个模仿或好或坏的榜样的过程。一个人模仿什么样的榜样,以及模仿的程度确定了他最终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或有害于社会的人。
然而,人学习语言等此类具体的事物是容易的,但要学习宗教和道德等这种抽象的精神方面的事物就不那么容易了——私欲和撒旦的骚扰会使人远离优美的道德。
因为人天生具有追随和效仿榜样这种特征的缘故,人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正面的榜样或负面的榜样,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楷模而加以效仿。在选择追随哪种榜样时,私欲和撒旦会不断地骚扰我们,不断地引诱我们朝着安拉不喜爱的方向前进。一旦它们成功,人的精神世界就会落入迷茫和反抗真主的状态中,这样,他们的永恒的幸福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虽然为了考验我们,真主给了我们私欲,允许撒旦对我们进行引诱,但真主同样给了我们先知们、爱安拉人们等这些极好的可效仿的榜样和来自他的真理
(来自真主的经典)以及让我们的心同样具有“向善”这种趋向和能力,因此,当人们把一些娱乐圈里放荡的明星们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作为自己的追随目标时,这难道不是“人才”的浪费和文化的泯灭吗?
鲁米说:
“羊逃离狼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是它的敌人和猎食者;但让人奇怪的事是:羊迷恋上了狼!”
众先知的性格
爱一个人,欣赏他并试图模仿他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对人来说,找到一个完美的榜样并跟随这个榜样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慷慨仁慈的安拉因此不仅给了我们经典,还为我们派遣了先知。先知们拥有崇高的品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把经典具体地体现出来了。
先知们拥有完美的人格,他们的行为尽善尽美,他们拥有完美的信仰、知识和道德。纵观历史,每一位先知都是人类可加以效仿的榜样。圣徒们是先知们的继承者,是安拉的朋友。他们聪明、正直、成熟。
如果人间有公道、人的心中有仁慈、人与人心心相连,如果你看到强者保护弱者、富人友善地对待穷人、寡妇、孤儿,如果你看到健康的人帮助病人,那么,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这些优美的道德品质都来自先知们和他们的追随者们。
始祖阿丹和哈娃在大地上开始了人类的生活。为了能够在大地上好好地实践宗教并幸福地生活,他们修建了第一个功修场所——今日麦加的卡巴天房就坐落在那个功修场所的原址上。后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阿丹的孩子们分散到了大地上的各个地方。有些孩子受到了先知们的引导,继续过着宗教生活。有一些人篡改了真主的真理后,真主派遣了使者和经典,以修正宗教上因这些人为的原因而出现的错误,更新宗教。人类社会在安拉的恩典下不断地从个人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被解救出来,就是这样一直到了最后的先知的时代。
如果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整个时间比喻成一天的话,那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时代就是一天中的晡礼的时间,幸福时代在宗教生活第一次开始的地方再一次进入了高峰。因为陆续派遣先知更新宗教的过程已经结束,在真主看来真主喜悦的正道就是伊斯兰了,所以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之后没有另一次的宗教完美的顶峰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出现以后,人们在学习和被引导的过程中所能够模仿的最完美的榜样就是他,他的一生在各个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模仿的鲜活的榜样。
要想成功地效仿先知,我们需要迷恋他的品质,用心爱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