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课与奉献:
是两世吉庆的途径
一,天课(则卡特)
人类是真主造化的万物之灵,明显区别于任何物种。 在人类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人人彼此不同,体质有强弱,学识有智愚,财产有贫富,有人健康,有人多病。 不同特点的人组成一个社会,形成默契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同一社会中,最明显的差别是贫富,所有的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分成群体。所谓富裕与贫穷,把每个人确定在某个位置上,只不过是人生在世的考验。 一个人有许多财产,不等于就比别人高贵;生活在贫困中,也不是消沉或破落的理由。 不论是贫或是富,个人的意志和行为决定了他的人性质量。 真主让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贫穷,这是真主的智慧。 《古兰经》说:“难道他们能分配你的主的恩惠吗?我将他们在今世生活中的生计分配给他们,我使他们彼此相差若干级,以便他们层层节制。你的主的恩惠比他们所积蓄的更优美。”(43:32)由此可见,人间的财富差异是真主所意欲的分配,属于前定。换句话说,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层次,是真主安排和分配给他的恩典,因为社会存在差别,才能考验信仰质量和社会公正,构成人类社会完美的机制。
则卡特,是对每个穆斯林的神圣使命,属于表白信仰的责任。对于富人,则卡特有抑制他们对财富贪得无厌的功能,而对于穷人,则卡特有助于他们防止嫉妒和仇富的心态。则卡特在许多方面都能发挥社会效用,例如把社会导向公平、宽容与和谐,促使不同的人群之间互相同情、谅解和怜悯,消除隔阂,加强团结。富人慷慨施舍,穷人得到及时的援助,减少了贫富悬殊的尖锐矛盾,这是伊斯兰经济的目标,防止因财富不均而发生社会暴乱和冲突。伊斯兰社会特别重视执行则卡特制度,并且鼓励人们向社会施舍,多做善功。
生活富裕的人将受到万能真主的审问,他是如何获得财富的?他财富的来源是否合法?他是否照章完纳了则卡特或表现力施舍的善功?财富对于富人,是今世生活的考验。是否取悦于真主,这是必须先行通过的一关,然后再有其它测试,最后才能获得升入天堂的福分。
生活拮据与贫穷的人,有许多容易发生的倾向和心态,例如急躁、羡慕、嫉妒、怨恨、牢骚、蠢蠢欲动、非分之想、自暴自弃、颓废落魄、疏忽道德、孤注一掷、不安分守己,这些都是由于贫困带来的考验。能够超越重重艰难和障碍的穷人,就是最后的成功者,得到真主的喜爱,他在世上生平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在复活日得到许多倍的永久补偿。
则卡特这个词,在《古兰经》中重复了二十七次,每次都伴随着祈祷,可见其重要性。例如在“信士章”(第23章),经文明确指出,则卡特是确定信士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之一。“信士们确已成功了;他们在拜中是恭顺的,他们是远离谬论的,他们是完纳天课的,他们是保持贞操的。”(23:1–5)信士的成功表现在对真主的虔诚敬畏,从行动上,必须礼拜,而在物质表现上,就是把心爱的钱财向需要的人慷慨施舍,奉献社会,完成则卡特的责任。在复活日,各种功修将受到分别审问,每项内容都是关键,互相又有牵连。先知穆圣说:“应该交纳天课的人而不完成,对于他们,礼拜也无功。”(Haythsami, Majma’ al-Zawaid. III,62 )
历代大贤都把交纳则卡特看作是重要的功修表现,是无可代替的重要信仰责任。例如首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曾下令,断定拒绝缴纳则卡特的人是不信道者(非穆斯林),他们礼拜也不能成为真主接受的拜功。穆斯林社会有权向他们宣战讨伐。根据真主的启示,则卡特的性质是富裕的人对穷苦人欠下的债务。清高的真主在尊大的《古兰经》中说:
وَفِي أَمْوَالِهِمْ حَقٌّ لِّلسَّائِلِ وَالْمَحْرُومِ
“他们的财产中,有乞丐和贫民的权利。”(51:19)先知穆圣说:“在你完纳了天课之时,就是你付清了(对穷人的)债务。
根据以上原则,伊斯兰由此而确定的法制“沙里亚”,规定了财产富裕的人必须缴纳的则卡特数额,因为这些钱财从法律上已属于受惠人的权利。只有完纳则卡特的人,他多余的财产获得了合法性。由某个权威机构收集来的全部则卡特,分配给需要的人,不是平均数,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和困难程度,创造一个公正与和平的社会,清洗金钱中的污垢,使财富合法流通。
用合法方式挣来的钱财,构成合法的收入。富人的财富中含有穷人的份额和所有权,如果不以则卡特的方式缴纳,那么,他的财富没有完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假如财富来源不合法,缴纳则卡特不能改变其非法性质 譬如从赌博或其它欺诈方式获得的收入,则卡特改变不了其非法的本质。
A, 则卡特的个人与社会意义
缴纳则卡特的人所得到的福利比之受惠者更高。则卡特的基本涵义是“洗涤”或“净化”,帮助付出者获得心灵疾病的治疗,得到净化后的财产,给他带来纯洁、美满、幸福的感受,逢凶化吉,可以躲避邪恶的祸患。真主派遣使者来到人间,传播正道,其中使命之一是净化人类的心灵,创造一个清平与和睦的人间社会。
当我们分析“则卡特”和“因发格”这两个词意的定义概念时,不仅看到其中的分别,而应看到二者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共性,都属于信仰的功修。因为是触及心灵的具体行为,帮助我们提升精神信仰的品位,克服物质主义的魔障,摆脱金钱奴隶的羁绊。社会有贫富的差别,而虔诚的则卡特和施舍可以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和对抗,使双方的仁爱与真诚互相交流。则卡特根据伊斯兰法制的准则,是最低限度的付出,所以在必要时,应以因发格(虔诚的捐款或施舍)给予补充,使功修的行为得以完美。
人类社会存在永不停息的矛盾和互动,贫富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是最基本的形式。对于没有信仰原则的人,穷人嫉妒富人,产生仇富的病态心理,而富人依仗自己的财富对穷人鄙视和傲慢,互相敌视,构成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倘若在贫富之间提倡互相同情、仁爱和宽容,彼此进行感情和物质的交流,铸成互动与和谐的关系,就不会必然发生“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历史的列车照样平稳前进。根据伊斯兰的精神,穷苦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什么“阶级”,也不应当对他们有所歧视或排斥,他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应当得到更多同情、帮助和尊重。富裕和贫穷,都是真主对人的考验,都可以表现不同的美德。穷人对于富人来说,是真主慈恩和福分的来源。以下这段经文启示,证明了真主命令他的使者更加接近他的穷苦弟子,并且对他们多加关怀。
《古兰经》说:“在早晨和晚夕祈祷自己的主而求其好意者,你们应当耐性地和他们在一起,不要藐视他们,而求今世的浮华。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视我的教训,而顺从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行为是过分的,这种人你们不要顺从他们。”(18:28)
穷苦的人,是富有人获得真主慈恩和福分的来源,这个理念可以得到圣训证实。先知穆圣说:“弱势的人,你们来吧!你们弱势(的祈祷和真主的恩惠)将给你们带来给养和帮助。”(Bukhari, Jihad,76)
先知穆圣又说:“真主因为听到了弱势民众的求助、礼拜和诚意而对这个民族援助。”(Nasai, Jihad, 43)据伍麦耶•哈利德的传述,先知穆圣经常为那些弱势的人群向大能的真主祈求穆斯林事业成功。(Tabarani, Mujam al-Kabir, I, 292)
很显然,如果所有经济条件宽裕的人,都按规定完纳则卡特,那么天下剩下的穷苦人就不会多了。在欧麦尔担任哈里发时期,伊斯兰社会正是最兴旺的黄金时代,许多地方的总督(省长)向哈里发报告说,他们那里“找不到接受则卡特的穷苦人。”他们向哈里发请示,如何处置慈善钱财。因为所有的富人都踊跃缴纳则卡特,国库充盈,超过本地区穷苦人的需求。这样社会状态的出现,证明真主法度的灵验,任何社会都能根据伊斯兰的法制实现自给自足。
欧麦尔哈里发曾经派人在街头巷尾喊话“你们之中有债户吗?有穷困者吗?有孤儿或者办不起喜事的人吗?穷苦人都在哪里?出来吧!你们可以享受穷苦人的权利!出来吧,你们有权获得帮助!”欧麦尔哈里发时代的社会管理所获得的伟大成功,应归功于对民众的信仰教育,强大的精神力量产生了巨大的物质成果。根据他妻子法蒂玛的传述,可见当年欧麦尔哈里发治国精神之一斑。
她说:“有一天,我见到了欧麦尔,他正在清真寺里坐着,泪流满面,好像在哭泣。我就问他出了什么问题。
“他回答说,法蒂玛啊!我的肩膀上背负着整个国家的责任。当我想到许多民众生活在艰难中,心中非常难受。穷苦人,没有饭吃;病人,缺医少药;贫困的人们没有衣穿;孤儿寡母没有人照顾;弱势者得不到他们应得的权利;穆斯林的俘虏和居民在不信道的国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年人无力生产,缺少生活来源;家庭的主人养活不起一大家人口……。凡此种种,使我的心不得安宁,在我国土上的兄弟姐妹们,不论远近,都是我的责任。如果在明天,我的主将以此对我责问,我如何回答?假如真主的使者对我斥责,我如何向他交代?”
法蒂玛的这段传述,值得我们每个有虔诚信仰的穆斯林牢记心间。我们只有用虔诚的捐助和施舍,一切目的是为了真主,来帮助那些穷苦人,才能给他们真正的宽慰,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同情、仁慈和温暖。有一位弟子前来向先知穆圣诉苦,说他心里很郁闷。先知穆圣回答说:“如果你的心想得到慰藉,建议你去给穷苦人送点饭菜,抚摸一下孤儿们的额头。”(Ahmad, b. Hanbal, Musnad,II, 263)
苏菲大师毛拉维•鲁米说:“陷入财富与欲望之中的灵魂,好比一栋充满烟雾的房子。打开这栋房子的一个窗户,释放其中的烟雾,满足了这房子的需要,解除它的困扰。当烟雾清除之后,你的心和灵魂都得到了宽松和清朗。”
根据伊斯兰的原则,协调贫富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社会全面和谐,让所有的人和平共处,相依为命。任何其它社会制度都对这个目标望洋兴叹,他们那些制度各有倾向,偏袒某一个方面的势力,社会因为不平等而摇摆不定。从历史的经验看来,伊斯兰社会公平的制度是成功的,采用的方法很简单,以则卡特和虔诚施舍为调节杠杆,达到社会运转平衡。
则卡特制度具有对社会稳定的极高价值,是伊斯兰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因为从则卡特收集的财产全部用于社会上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如孤儿、寡妇、穷苦人和困窘的旅客。伊斯兰是帮助人类解除奴隶枷锁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伊斯兰反对奴隶制,提出奴隶与主人生活待遇平等,迫使蓄奴的富人们放弃对他们劳工的奴役和压迫,消除人间的不平等现象,实现真正的自由和民主。根据伊斯兰的价值观,释放奴隶是善功,抵消罪孽,是给奴隶主的积极出路。
伊斯兰对他人的援助彻底无私,不求受惠者报答,善良的意念只求换取真主对自己错误的宽恕。伊斯兰视高利贷是罪过行为,因为高利贷表面上看给急需用钱的人带来一点方便,而实际上是乘人之危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是对贷款人的人性羞辱。穷困的欠债人可以成为则卡特合法的受惠人,帮助他们解脱债务之困,逃出高利贷的枷锁,成为自由身。付出则卡特的人,与负债人有风雨同舟的亲切感受,目的是取得真主喜爱,而不求得益人报恩。
人有对财物的贪婪本性,贪得无厌,野心勃勃,而则卡特恰是医治贪婪的良药。穆斯林通过缴纳则卡特,培育了他优良性格,如善良、宽厚、仁慈。虔诚的穆斯林,知足常乐,而发放高利贷者,心态有病,为了个人的财富快速增长而不惜毁坏他人生命财产,人性卑劣。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经营的金融或交易中心,只有利益不讲良心,天下乌鸦一片黑。
يَمْحَقُ اللّٰهُ الرِّبَا وَيُرْبِي الصَّدَقَاتِ
《古兰经》说:“真主褫夺重利,增加赈物。”(2:276)这个意思是说,真主不喜欢贪图重利者,对他们的慈恩只会减少,不会增加。高利贷者因为对抗主命,在复活日必然是彻底的破产者,永世不得救。占有不合法收入的贪婪者,今世难得安宁与幸福,他们的巨额财富只是暂时的装饰,随时都有破产破财的危险存在,祸从天降,譬如突然疾病或意外事故,或者被人暗算,而遭身败名裂的横祸,摩天大厦顷刻间化为废墟。
则卡特和虔诚施舍,使富人对财富慷慨放手,医治他们的贪婪,减少社会财富过分集中的弊病,也可以防止对穷苦大众剥削而造成的贫富差距和互相敌视。假如把财富被看作是衡量人的价值标准,金钱成为崇拜的偶像,人人拜倒在财神爷的脚下,这将是全社会的严重迷误与不幸。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混合的群体,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相依为命,富人和穷人也必须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凝聚成一个平衡与稳定的社会整体。则卡特与虔诚施舍,是来自真主的命令,其中包含的神奇奥妙,超越人类智力的理解。
根据伊斯兰的教诲,天地间的一切财富全归大能的真主所有。拥有人间的财富,如同轮流坐庄,是时间的过客,限时已到必须把财富所有权拱手转让给其它人。每个人都是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赤裸裸地告别人世。
يَا اَيُّهَا النَّاسُ اَنْتُمُ الْفُقَرَاءُ اِلىَ اللّٰهِ وَاللّٰهُ هُوَ الْغَنِىُّ الْحَمِيدُ
《《古兰经》说:“人们啊!你们才是需求真主的,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35:15)
وَلِلّٰهِ مُلْكُ السَّمَاوَاتِ وَالأَرْضِ وَاللّٰهُ عَلَى كُلِّ شَيْءٍ قَدِيرٌ
《古兰经》说:“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真主对万物是全能的。”(3:189)
以上经文向人类明示,世间的财富,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社会,而全归真主所有。每个人暂时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依赖真主供应的全部给养,自己一无所有。我们面前呈现的财富或资产,只是真主对某些人委托的暂时管理,没有永久的占有权,仅此而已。
一位诗人对如梦的人生有如此感叹:
全人类都是过往的旅客,世界不过是客栈
即便建造辉煌的王宫,也没有一个永久的居民
最后的财富是一袭寿衣,国君与贫民都平等
如果他们不是大傻瓜,就没有必要表现傲慢。
对于所有的人,现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艰难的考验:财富、资产或社会地位,时限来临,即使像苏莱曼皇帝那般富有,也必从他手中夺走。如果他真诚忏悔,他的财富还会返回。真主的一个朋友看透了世间的真理,他有这般感想:“不要在物质财富背后追逐,而应向供应者奔去。”
B, 忽略则卡特,难逃悲惨后果
如前所述,世间的一切财富与资产,都是大能的真主对他仆民的委托。如果使用者的目标是对抗真主命令,与正道背道而驰,其后果必将造成对人性的伤害,陷入异端与邪恶,如性格傲慢、行为霸道、待人不公。爱财如命,如同毒素攻心,产生各种人性的灾难。真主的启示把醉心于财富与子嗣的行为称作是“费特纳”
(叛逆),是因为邪恶的意念和行为,私欲膨胀,恣意纵容,必将导致严重的危险。
清高的真主在尊大的《古兰经》中如此忠告:
“信道的人们啊!有许多博士和僧侣,的确借诈术而侵吞别人的财产,并且阻止别人走真主的大道。窖藏金银,而不用于主道者,你应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在火狱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肋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而窖藏的金银。你们尝尝这窖里的东西的滋味吧!”(9:34–35)
先知穆圣说:“真主的仆人从来没有在哪天拂晓起床时不迎来两位天使的探望。一位天使说,真主啊! 今天给他更多恩惠吧,他是一个为主道施舍的人。另一位天使则说,真主啊! 他有钱舍不得出手,降灾难给他。”
先知穆圣经常对完纳则卡特、纳税和志愿施舍的弟子给予赞扬,而对那些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提出严厉警告,明确指出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分道扬镳。他说:“宽厚仁慈是天堂里的一颗大树,树根扎在天堂里,而枝叶长在人世间。凡是宽厚仁慈的人都将依附在一片枝叶上,那片枝叶把他引入天堂。对于吝啬的人,人世间也有一颗大树,扎根在火狱中,守财奴都依附于这棵大树的枝叶上,他们的归宿是火狱。”(Bayhaki, Shuab al-Imam, VII, 435)
从以上引证的《古兰经》经文和先知穆圣的教诲,道理讲得很明白,假如受到贪婪财物的邪气攻心,并且剥夺了贫困人的合法权利,其结果十分悲惨,后悔莫及。这是对全体仆民的信息和警告,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除了法定财产2.5%的则卡特,还须在生活的宽裕中增加志愿的施舍,可以赢得真主的喜爱。古兰经》说:
وَيَسْئَلوُنَكَ مَاذَا يُنْفِقُونَ قُلِ الْعَفْوَ
“他们问你他们应该施舍什么,你说:‘你们施舍剩余的吧。’”(2:219)
圣门的弟子们对于慷慨施舍无不争先恐后。例如在塔布克战役中,欧麦尔把家产的一半用于捐助,而阿布•伯克尔拿出全部资产资助那场战争的军需。当时,先知穆圣问阿布•伯克尔:“你为你的家庭和儿女们剩下些什么呢?”他回答说:“我们还有真主和使者。”(Abu Dawud, Zakat, 40)
谢赫希伯里是十一世纪的土耳其伊斯兰法学家,苏菲大师,以下是他同当时大法官的一段对话。大法官问他,在一个人的财产中,应当付出多少施舍,才算是虔诚呢?
谢赫回答说:“你希望我怎样回答这个问题?是根据教法呢?还是根据真主朋友的表率?”
大法官说:“那么,请你从两个角度都说吧。”
谢赫说:“根据法学原则,在拥有200个迪拉姆的财富中,只须施舍5个迪拉姆,就算是合法。如果根据真主朋友们的表率,那么,200个迪拉姆应当全部施舍出去,然后向真主赞恩。”
大法官说:“我们这个学派的法学原则已有固定的比例(即2.5%),这是学者们的意见。”
谢赫说:“我是根据大贤阿布•伯克尔。他把所有的私人财产全部捐献给了真主的使者。”
先知穆圣经常教导他的弟子们,要拿出虔诚的施舍,一切都是为了大能的真主,并且以身作则,向弟子们显示榜样。有一次,先知穆圣的家属宰了一头羊,并且骨肉都分配完毕。先知穆圣回家之后就问他的家人:“还剩下多少羊肉?”
阿依莎回答说:“只剩下一边肩膀部分的带骨头肉。”
先知穆圣说:“除了这块肉,其余都是剩下的。”(Tirmidhi, Sifat al-Qiyamah, 35)
假如先知穆圣得知家中还存有几枚金币,他一定会感到不舒服,必然全部为主道捐献出去。但是,他并不要求所有的弟子都同他一样,家中一点财物都不留下,只要求大家尽力而为之。例如当他接受了阿布•伯克尔捐助的全部家产,在面对其它弟子时,他说:“你应当保留一些财产,这样对于你更好一些。”
根据伊斯兰教法,则卡特是对自家财富按固定比例缴纳,除此之外多余的财富不作规定,而是根据自愿原则斟酌处理。当年在圣门弟子之中,各人关于虔诚施舍的看法见仁见智,保持不同意见。例如阿布•达哈尔主张,真正虔诚的穆斯林,无须保留隔夜的钱粮,对伊斯兰事业彻底无私,而另一位弟子阿布杜拉赫曼却认为,应当考虑到个人的生活需要,家中须有备用的钱粮。阿布杜拉赫曼是全城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所挣的钱都用于接济贫苦的弟兄们,甚至有时把自己的口粮施舍给穷人,自己忍受着饥饿。在真主使者教导下,像他们这样的弟子们都能深刻理解,世间的一切财富都是真主对人类的委托,为真主代治这个世界,他们最高的愿望是灵魂的清净无染。
所有拥有财富的人,在今世要为后世着想,寻求永久归宿的安宁,就必须意识到今世是暂时的居住地,他们的财产将在复活日受到财产真正主人的审问。《古兰经》说:
ثُمَّ لَتُسْأَلُنَّ يَوْمَئِذٍ عَنِ النَّعِيمِ
“到那日,你们必为恩泽而被审问。”(102:8)
真主的理智仆人,就不会疏忽大意,忘记那日必将来临,“真主将清查一切收入是否合法,将对不合法的行为给予惩罚。”那些甘当守财奴的富人们,摆脱不了财富的诱惑和贪婪,他们其实是为自己增添火狱中的燃料,走向更为悲惨的结局。
伊斯兰鼓励信士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勤俭节约,挣取合法的收入和盈利。金钱是一个陷阱,人们容易落入它的圈套,成为金钱的奴隶,对金钱崇拜。凡是失去理智的人,崇拜金钱偶像,今世的生活成为他们背负的沉重负担,成为后世遭受惩罚的罪恶根源。
真信士,应当牢记先知穆圣的谆谆教导:“你们中最好的人,是那些对人民最有利者。”(Suyuti, al-Jami’ al-Saghir, II, 8) 这也是对财富使用的目标。有谚语说,“把钱放在钱包里,不要放在你的心里。”有一位诗人对留恋今世的人表达了以下的感慨:
底层的世界如客栈,人来人往,
有皇宫,也有废墟,同样虚幻,
我是贪恋今世的人,鼠目寸光,
我在客栈里建了家,梦想久长。
前文曾经说过,强者与富人,需要有贫民为他们祈祷,祈求真主维护他们的安宁与富饶。在伊斯兰的和谐社会中,富人对贫民经济上帮助,贫民对富人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我们必须懂得,经济贫困与生活的艰难,不等于是地位低贱,也不是人性卑劣,其中隐藏着真主的慈恩,包含着后世里才能见分晓的福分。
富人要有感恩之心,穷人要有忍耐与自尊,他们双方共存共荣,互相尊重,共同感谢真主的恩惠。富人要防备自恃清高,缺少怜悯;穷人不可心灰意冷,自轻自贱。这是伊斯兰教导的人格自尊。先知穆圣在他的祈祷中说:“真主啊!我在富有的时候,接受考验,求你护佑不受恶魔侵扰。我在贫穷的时候,接受考验,求你护佑不受恶魔侵扰。”(Muslim, Dhikr, 49 )
凡是品性优秀的人,如坚韧不拔,知足常乐,一切都依靠真主,敬畏者能获得真实的富裕。真主的每一个仆人,有心希望获得真主的赏赐和恩惠,都应当同贫穷与困窘者同甘共苦。作为穆斯林,生活的最高目标是获得真主的喜悦,必须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安全,至少不会从他那里受到语言和行为的伤害。富裕的人应对自己拥有的财富和资产向真主表达感恩,感恩的实际方式就是完纳则卡特。真主许诺要给所有感恩的人用加倍的恩惠偿还。
《古兰经》说:“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么,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14:7)
先知穆圣自己是施舍的模范,从不吝啬,看见困难的人,慷慨帮助。他对弟子们的训导,施舍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他说:“你们(在施舍上)的付出,然后我会为你们更加多的补偿。”(Bukhari, Tawhid, 35)
事业成功,财产富裕的人,只是口头上表示敬畏真主,也能对过去的错误表示忏悔,但一说到施舍,便表现出吝啬,说什么:“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什么要送给他们用?”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古兰经》中记载的戈伦的命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先知穆圣说:“你们(在施舍上)的付出,然后我会为你们更加多的补偿。”(Bukhari, Tawhid, 35)
戈伦原本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一贫如洗,身无分文,他从先知穆萨那里学会了炼金术,很快变成了大富翁。富裕了之后抵制不住物质享乐的诱惑,变得狂傲自喜,炫耀豪华,助纣为虐,他最后遭到真主惩罚。《古兰经》中有如此记载:“戈伦的确属于穆萨的宗族,但他虐待他们。我曾赏赐他许多财宝,那些财宝的钥匙是几个力士所不能胜任的。当日,他的宗族对他说:‘不要狂喜,真主确是不爱狂喜者。”
先知穆萨和朋友们都来劝导他,不要狂妄。当先知穆萨劝他缴纳则卡特时,他却回答说:“你是否盯上我的财富了?这些都是我凭本事挣来的!”《古兰经》中详细记载了这个事件。
“你应当借用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应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是不喜欢摆弄是非者。”
“他说:‘我获得这项财富,只是因为我有特殊的知识罢了。’难道他不知道吗?在他之前,真主所毁灭的各世代的恶人,有比他能力更强、积蓄更多的。犯罪的人,是不必加以审问的。”
“戈伦曾盛装出游,以豪华夸示自己的宗族。爱今世生活的人说:‘但愿我们获得戈伦所获得的(财富),他确是大有福分的。’”
“有学识的人说:‘伤栽你们!真主的报酬,对于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是更好的,只有坚忍的人得享那种报酬。’”
“我使他和他的房屋沦陷在地下,他没有党羽协助他抵抗真主,他也不能自卫。昨天羡慕戈伦的境遇的人说:‘你不见吗?真主要使哪个人的给养宽裕,就使他宽裕;(要使哪个仆人的给养窘迫)就使他窘迫。假若没有真主对我们的恩典,他必使我们沦陷在地面下。你不知道吗?孤恩的人,是不会成功的。’”(28:77-82)
以上这个事件,生动地记载在《古兰经》中,成为人类社会永久的教训。凡是一心只为今世积累财富奔忙而不顾后世的人,必将遭到戈伦的下场,这是难逃的命运规律。戈伦的傲慢和狂妄,受到真主立即惩罚,他不仅失去了真主在今世赏赐他的全部财富,而且到了后世也是一个穷瘪三,一无所有。后世里华屋与豪宅不属于现世奸诈与吝啬的人,而属于敬畏真主而且多行善功的虔诚信士,他们是真主的忠诚仆人。《古兰经》说:“这是后世的住宅,我要用来报答那不愿傲慢也不愿堕落的人。善果只归敬畏的人。”(28:83)
毛拉维•鲁米曾经说过,在现世受私欲迷误一生忙于追求财富的人,到头来,在复活日必遭彻底破产。他说:“那些今日成为黄金和财产奴隶的人将来怎样呢?如果不在真主的大道上使用,财富还有什么价值?财富能代表什么?实际上没有理由把一个没有寸功的东西请进天堂去享受,那么,在人世间自甘堕落的奴才就像一条可耻的毒蛇爬在天堂大门口,如不这样还能如何呢?”
我们看到了戈伦这样人物和他的可悲下场,他是一个财富奴隶的典型。我们还听到过圣门弟子色拉巴赫的故事,也很类似。他是麦地那城内臭名昭著、为财富野心勃勃的人。他富了,还想富,因此来到先知穆圣面前,要求真主的使者为他祈祷真主,使他更富有。先知穆圣答复他说:“少少的财富要比财富多的好,因为你还知道感谢(真主),太多的财富利令智昏,就不知感恩了。”
他听到先知穆圣这一番话之后,有些忏悔,开始收敛一些追逐财富的欲望,但过不久,旧病复发,又来到先知穆圣面前提出同样的要求。他说:“真主的使者啊!为我求财吧。”先知穆圣这次答复他说:“如果像我这样,有什么不好呢?凭着真主发誓,假如我向真主提出请求,这些大山都会变成黄金白银,并且听从我的使唤。但是,我没有这样要求?”
受到感动的色拉巴赫又一次心情平和地回家了,过时不久,暴富的欲望又使他心里骚动起来。他编了一些理由,自言自语说:“如果我发了大财,我就可以帮助穷人,我也就可以得到真主更多恩赐。”于是乎,他第三次来到先知穆圣面前,他说:“我向派遣你为使者的真主发誓,如果我发了财,我一定会保护贫民,帮助困难户,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都让他们的愿望满足。”为了回应色拉巴赫的请求,先知穆圣为他做了他所要求的祈祷说:“敬爱的主啊! 给色拉巴赫降下天下最大的财富吧!”
这个事件之后不久,色拉巴赫逐渐更加富裕了起来。漫山遍野都是他成群的牛羊。原来他还经常礼拜,迟到早退,有“清真寺飞鸟”的绰号,当他更加富裕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清真寺里很少看到他。后来只是每个主麻聚礼的日子每周出现一次,再往后,清真寺里不见他的踪影了。
后来先知穆圣听说了色拉巴赫的变化,不无遗憾地说:“色拉巴赫变成了这个样子,确是很惋惜。”色拉巴赫的变化不止于此,不去清真寺礼拜了,实际情况比大家所看到的更为严重。有一次他当面斥责前来收集则卡特的服务人员,他说:“你们这么做,简直就是敲诈勒索!”虽然他腰缠万贯,但对贫民一毛不拔,而且连法定的则卡特都不愿缴纳,口头上还自称是穆斯林,信仰真主,但早已成为典型的伪信者。
他完全符合《古兰经》中描述伪信者的一幅嘴脸:“他们中有些人,与真主缔约:‘如果真主吧部分恩惠赏赐我们,我们一定施舍,一定成为善人。’当他把部分恩惠赏赐他们的时候,他们吝啬,而且违背正道。”(9:75–76)
由于他的愚蠢,不听真主使者的教训,最后遭受到悲惨的结局。现世的私欲使他迷误,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丢失了永久的后世之欢乐。当他生命垂危临死之前,耳际又响起了先知穆圣的真诚教导:“少少的财富要比财富多的好,因为你还知道感谢(真主),太多的财富利令智昏,就不知感恩了。”后悔莫及,为时已晚。
有些常识的人都能看得明白,人性中有永不满足欲望的弱点。那些受到人世间物质享受诱惑的人,无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金钱弄昏了头脑,贪得无厌,自取灭亡。这个卑劣的人性,有一段圣训描绘得惟妙惟肖。先知穆圣说:“如果阿丹的子孙(一个人),他拥有了两个山头的黄金,他还会要求获得第三个黄金的山头。私欲的肚皮是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最后只能用泥沙填满。求真主饶恕那些忏悔的人。”(Bukhari, Riqaq, 10)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界唯一享有自由权利的生灵,任何其它的生物,不论植物或动物以及那些有生命形式的物种,只能按照真主的意欲所设置的生长规律活动,没有自己的选择自由。人类能够识别是非,制定计划,做决策,甚至对待大能的真主,也有权选择信仰或不信。%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