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录

从俘虏到自由人

爱人之间思想念是受祝福的行为,
尤其是被思念的人是莱拉,
而思念莱拉的人是玛吉侬。

鲁米

一个商人有一只漂亮的鹦鹉。他非常喜爱它,就把它养在了笼子里。一天,商人决定去印度做生意。他是个不错的人,因此,他问仆人们他们想让他给他们带点什么回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时说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商人又问他最喜爱的鹦鹉说道:

――你想让我从印度给你带点什么回来?

鹦鹉回答道:

――请把我的问候带给他们,请跟他们说说我的情况。

这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想给印度的鹦鹉传递这样的消息:
“羡慕你们的这只鹦鹉掉进了陷阱里,现在,它被关在笼子里,一生都要这样度过了。在它向你们问候的同时,它也请求你们的指引、援助和帮助。当你们在绿草丛中、鲜花之间享受自己生活的时候,它却被关在笼子里;当你们在玫瑰园中玩耍的时候,它却被关在监狱里;它在遥远的国家忍受孤独,最终将独自死在这里。这对它公平吗?这对它难道是可以接受的吗?忠诚和友谊怎么能是这样?聪明的鹦鹉啊!每天早晨,当你们在绿草地上享受生活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只可怜的鹦鹉!朋友对朋友的怜惜是受祝福的行为,这是福气之中的福气。这是真的,当被怜惜者是莱拉,而怜惜者是玛吉侬时尤其是这样。所有活泼的、自由飞翔着的鹦鹉啊!当你们自由飞翔时,我的心却在笼子里淌血!如果你想让我幸福,请替我在永恒的生命之泉中喝点水,并喷洒几滴在地上,以纪念你们那个无助的兄弟!”

商人答应了鹦鹉的请求。他到达印度后,看到一些鹦鹉在树枝间飞来飞去。他喊了一声,以引起它们的注意。然后,他向它们传达了他的鹦鹉对它们的问候。

问候的话语里包含着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的哭泣和眼泪,印度鹦鹉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其中的一只颤抖起来,跌落到地上,休克了过去,不一会儿就死了。

商人对眼前的景象吃了一惊,他恨自己把这个问候传递给了它们。他对自己说:“是我把它害死的,我有罪。也许这只鹦鹉是我的鹦鹉的远亲。我为什么要做这些啊?为什么我要用自己的语言传递这个消息,结果却伤害了一只无辜的小鸟?”

商人回到家后,把他在印度看见的令人惊讶的事情告诉了他的鹦鹉,然后,他继续说道:

――我的鹦鹉啊!我到现在都在恨自己说的那些话,我痛苦地想咬自己的手指。但是,错误已经犯下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被囚禁的鹦鹉仔细地听着他的主人的话,然后,就像那只印度鹦鹉一样,它颤抖起来,跌倒在笼子里,一动不动。看到这些,商人把帽子扔在地板上,激动地叫道:

――我的美丽的鹦鹉啊!我的有着美妙歌喉的小鸟啊!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也变成了这样?我的伙伴啊!如果国王苏莱曼有一只你这样的小鸟,他决不会再看其他的鸟!

商人哭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这只鹦鹉是他快乐的源泉,他以前跟它说话,还把心中的秘密讲给它听。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自己说:

――是安拉给予的,是安拉拿走的。

因为不得不与鹦鹉分开,他的心非常痛苦。他无助地寻找着解决办法,像一个掉进海底的人,挣扎着要游到海面上来,却不肯松开抓住海草的手……他责怪起自己的舌头来了:

――舌头啊!你制造了两起死亡事件!你深深地伤害了我,对你说些什么才算正确?舌头啊!你既能造成破坏,也能结出果实。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在收获的地里放火?舌头啊!我的心因你而裂成了碎片。尽管在任何场合它都服从你,但它也因你受苦。舌头啊!有时候你像圣徒的舌头般产生宝藏,但有时你又像腐烂有毒的舌头,是制造慢性病的罪魁祸首!噢,残忍的家伙!你可以让蛇离开洞穴,又能让人远离信仰!你打算让我看看你慈悲的一面,还是你已经决定把你的箭射向我,把我也杀死?

最后,在冗长而又深切的哀悼之后,商人把鹦鹉的尸体从笼子里拿了出来,想找个地方埋了它。

就在这时,刚才还像死了一样的鹦鹉突然间恢复了生命,它展开翅膀,迅速地飞到了树枝上。

商人太震惊了,他被自己看到的景象完全弄糊涂了。他茫然不知所措地问这只鹦鹉道:

――我的鸟儿啊!为了安拉,请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从印度鹦鹉那里学到了什么使你想出这样的办法来伤我的心?你这个行为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秘密?请给我解释一下,这样我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请别剥夺我了解这件事的权利。

鹦鹉回答道:

――让你传递消息的那只鹦鹉用它的行动给我发送了一个信息。它给了我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像给我这颗被哀叹折磨的心洒上了生命之泉的甘露。这个传递给我的信息是这样的:“你美妙的噪音是你被囚禁的原因。你这只会唱歌的、给人们带来欢乐的鹦鹉啊,你这只让学者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为你着迷的鹦鹉啊,你这只用自己快乐的歌声让所有人都高兴起来的鹦鹉啊!停止吧!集中注意力,仔细想想自己的处境吧!别再唱了!像我这样死吧,然后你就能获得自由了!”我立刻接受了他的建议,杀死了自己,然后我获得了拯救!

鹦鹉继续说道:

――我的主人啊!我已经自由了,现在我要回家了。如果你选择了与我一样的道路,你就可以从自己身体的牢笼里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然后返回你的家园――你的家园是始祖阿丹曾经居住过的乐园。肉体是灰烬,你将从中解脱出来,升入乐园。

商人被这些灵动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他对自己说:“这个引导对我足够了!从这一刻起,我将跟随我的鹦鹉行走在它的道路上,因为我意识到滋养永生的生命之泉是在这条道路上,这条路能使人们受到启迪,能让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终极真理。”

在这个故事里,笼子里的鹦鹉暗喻被肉体和自大束缚的灵魂,而印度鹦鹉则代表的是安拉的朋友,他们放弃了短暂的今世和今世的快乐,从物质世界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印度鹦鹉给笼子里的鹦鹉的指导可以被理解为:“在死亡前死去。”这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教导,是一条应该被追随的真理,是一条永远的救赎之路。鲁米这样说道:

“死吧!然后你才能在真实的早晨醒来!”

印度的鹦鹉也这样对笼子里的鹦鹉说道:

――死吧!或者说,在肉体死亡那一刻到来之前把你自己从世俗欲望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吧。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欲望,死吧。而灵魂,当你飞向新的天空时,会为真实的生活奋斗。

对于不能了解自己的起源的人、不知道自己真实本质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的人来说,世俗的生活只是一个物质枷锁,只有在欲望被制止、被控制的情况下真正的生活才可以开始。这里的死亡指的其实就是让自大死亡,并让我们发现存在的真正
含义。

因此,鲁米这样说道:

如果把你比喻成鹦鹉,那你的故事就像商人的鹦鹉的故事。

粗心大意的人啊!像这只鸟一样的死亡和获得拯救吧!如果你像去壳的谷粒,鸟儿就会发现你,然后吃掉你;如果你像一朵玫瑰,孩子们就会把你当成鲜艳的花朵来采集。

盖上你的麦穗吧!藏起你的玫瑰花吧!这样你才能像墙脚的野草一样生长。

避免形式和炫耀,也不要试图证明自己。保持你的谦虚,不要贪求任何物,这样魔鬼不能看见你,你也不会失去自己的自由。

在市场上炫耀自己的人会吸引魔鬼的眼睛,而给自己惹来麻烦。尽管方法不同,但朋友和敌人都为他的毁灭而工作――前者用了过多的赞美,后者使用的则是嫉妒。能躲避这些危险的唯一办法就是从自我存在意识中解脱出来。

为了从世俗生活中得到拯救,人们必须死亡,或者看上去就像已经死了,这样,他才能让自己自愿服从安拉的意志,因此,祝奈德把苏菲道路描写成:“真主杀死你的自大,然后联结自己而复活你。”这就是苏菲道路。

当人们摒弃自己低俗的欲望而被神圣的光明吸引时,他的痛苦就会被征服。例如,洪水杀死了安拉的敌人,却使穆萨和努哈从中受益;同样的,本来要吞噬易卜拉欣的烈火却为他变成了玫瑰花园。这些事件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安拉的神迹,它显示了安拉对心地纯洁的仆人的慷慨援助。因为这些故事蕴含着许多其他教训和智慧,因此,穆萨和易卜拉欣的故事仅仅是安拉的神迹的显示和对忠诚的仆人的援助的开始。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帮助或值得帮助的人来说,这些故事也证明了安拉的援助的可能性。安拉的仆人需要做的是从自己的心中把自大驱逐出去,这样就可以把魔鬼从自己的心里赶出去,把自己的心与其他事物分开,除了安拉。只有这样,信士们才可以全身心地朝向安拉、时刻纪念安拉。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纪念安拉并不只是不断地念安拉的尊名,而是要学习安拉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见。

持续不断地纪念安拉可以让人们把纪念的真理与心灵被创造的目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心灵就变成了纪念安拉的镜子。

真实的记忆超越了文字、语言和声音。心的本质本是来自真主,归于真主的。记忆可以像个盖子一样把心灵纳入自己怀中,保护心灵不受任何外物的侵扰,而只与安拉联系。这样在记忆安拉的过程中,心的来自真主和归于真主这两个属性就合二分一了,心灵变得空无一物,只有安拉,这就是“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在安拉和记忆安拉的人之间所有转瞬即逝的东西都被清除掉了,而只留下了永恒。这是心的职责,它把爱安拉的人和安拉联系在了
一起。

关于这一点,《古兰经》是这样说的:“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境因记忆真主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忆真主而安静。”
(《雷霆》章 13:28 马坚译)另外一节经文也强调了这一点:“只有这等人是信士:当纪念真主的时候,他们内心感觉恐惧;当宣读真主的迹象的时候,那些迹象增加了他们信仰,他们只信任他们的主;”(《战利品》章 8:2 马坚译)这节经文描述了安拉的朋友在后世的情况:“真的,真主的朋友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优努斯》章 10:62 马坚译)

笼子里的鹦鹉理解了印度鹦鹉的行动里所传达的信息,它效仿它,因此获得了最终的自由。

事实上,灵魂就是被困在躯体这个牢笼里的。无数只鸟儿进进出出这个牢笼,绝不只是一只。进入的鸟儿就是欲望――情欲、物欲和虚伪的关心,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吹捧和讨好,在我们的眼前做出许多事情来。

有的说:

――我是你真正的朋友!

有的说:

――不,我才是你唯一的朋友,我跟你志同道合!

有的吹捧道:

――两世都是为你而创造的。我们只是你的仆人!

有的在你做过任何事之后都会虚伪地说:

――你是对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心灵不成熟,他们热爱自己那个牢笼般的躯体,没有认识到这些能够膨胀人们自我意识的吹捧和奉承是撒旦设下的陷阱,是十分危险的。他们被耳边的这些吹捧之言弄得糊里糊涂,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对于他们,这些吹捧变成了令人愉快的音乐,但实际上他们却因此成为了魔鬼的食物,而最终只能进入火狱。尽管表面上看,它们(吹捧和奉承)是快乐的源泉,但最终它们却会变成毁灭之火。没能破解出今世里这个毁灭之火的本质的人将在后世的火焰里理解它的本性,但是,他们领悟得很晚,而当他们真正了解之后,他们的死亡也就到来了。

哈里发阿里说:“两件事可以毁掉一个人:顺从自己的欲望和享受赞扬和吹捧。”

安拉赐给谦虚的人后世永恒的幸福,这样的人不会堕落,他会用对安拉的爱滋养自己的心灵。但是不具备谦虚品质却有着魔鬼般性情的人,他们会像法老一样遭到毁灭而不能得到拯救,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起谦虚的品质,避免得到这种可耻的下场。

谦虚有许多种,谦虚的人是慷慨的,慷慨的人是仁慈的,仁慈的人乐于服务于其他被造物,因为慈悲的行为带来了安拉的祝福,因此,离谦虚有多远的人就离这些优秀的品质有多远。

因为谦虚,人的理解力增强了,他因此能够比较轻松地把敌人和朋友区分开;因为谦虚,有一天,他会了解到,正是因为谦虚,他从精神上抛弃了因为权威、领导地位和社会身份而产生的自大心理,而就在那一刻,吹捧者一下子就变成了他的敌人,就像人看见狮子赶紧跑开一样,吹捧者也会本能地从他身边溜走。

安拉的仆人应该努力靠近安拉的朋友,他们是心灵的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的真实面貌。通过他们的指引,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自大所设下的骗局。人们应该通过自己心灵的眼睛观察安拉的朋友的行为,努力地从他们那里获得智慧,摒弃自大,避免犯错误。

人们应该知道,安拉的朋友们的语言和行为充满了智慧。为了不使那些还没有做好学习准备的人感到困窘,也为了不至于剥夺已经做好学习准备的人学习的权利,安拉的朋友们通过象征和迹象向人们传递着安拉的秘密。只有心灵纯洁的人才能理解这些语言里的迹象和象征,而没有做好聆听准备的人,他们听到的只是普通的
语言。

艾布·胡莱赖,愿安拉祝福他,说:“我从先知那里得到了两种知识。我传播一种知识,保留另一种知识。如果我也传播后者,它的意义太多而我会因为承担不了而发疯的。”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出现是所有先知属性的全面体现。从阿丹至今,来到今世的十二万四千位先知的优秀品质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性格中都体现出来了。先知们和安拉的朋友们,他们的完美属性是独特的,这些属性通过他们的性格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先知穆罕默德sallallahu alaihi wa sallam(愿主福安之)在众先知中是独特的,他的性格是在先于穆圣的先知们和安拉的朋友们的生活中显示出来的积极的属性的最后的全面的表达、陈述和展示。.因此,他的性格有先知的完美性的印记。

历史上,每一位先知的品格都是特定品质的一种表达,这些特定的品质是从他们的真实存在中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举几个例子:

先知易卜拉欣被称作khalilullah,即安拉的亲密的朋友,他的心中有一间小屋,里面只放着对安拉的爱。先知穆萨被称作 kalimullah或者与安拉交谈过的人。先知尔萨被称作Ruhullah,因为他的灵魂纯洁、道德完美。

同样,安拉的朋友们因为特殊的高尚品质而为人所知,因此,他们各自反映了不同的非凡属性。例如:在对人产生影响这方面,阿卜杜勒·卡迪尔·吉拉尼就是一位出色的代表;伊本·阿拉比有着超凡的知识,他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的眼睛,而鲁米代表的则是爱与痴迷的高深境界,他对与安拉的联系做出了深奥的表述。

鲁米这样解释了他的精神境界:

我用隐蔽而又简明的方式传递了这些秘密,我还没有公开解释它们,这是因为如果我解释,解释的人的舌头和听众的智慧将被
焚毁。

在另一些诗句里,他写道:

我的诗文不是简单的诗文,它是意义的海洋;我的玩笑不是简单的玩笑,而是教训;我讲的故事不是简单的词语的收集,而是教导;所有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听众抓住秘密。

《玛斯纳维》是为精神方面的教育和启迪而撰写的。因为读者的理解力和精神状态不一样,《玛斯纳维》采用了讲笑话和简单的故事的写作方式,这是《玛斯纳维》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在
《玛斯纳维》里,从表面上看,这些故事非常简单,但是把故事展开之后,这些故事所表达的却是深奥的秘密。

鲁米描述自己死亡的诗句清楚地表明了《玛斯纳维》这部作品在写作上的这一特点。鲁米把死亡称为“shabi arus”,意思是新婚之夜。他选择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词语,表达的却是在精神上与安拉的联系。他说道:

“让那些从心底里爱我的人接受并分享我的快乐吧……”

他还说道:

我死之后,我的身体被包在裹尸布里。请不要悲伤地说“离别啊!”,“离别啊!”。当我被埋入坟墓里时,请不要哭泣,请不要说“永别了!”,“永别了!”。对我来说,死亡没什么可抱怨的,它只是获得快乐的必要场面。

曾经有人问鲁米:

――今世是什么?

鲁米回答说:

――灵魂的牢狱。

诗人尤努斯·艾米热有颗敏感的心,他把对死亡的感受用与夜莺对话的形式描述了出来:

在这里,你是一个陌生人吗?

夜莺啊!你为什么哭泣?

你疲惫吗?你迷路了吗?

夜莺啊!你为什么哭泣?

你飞越了白雪皑皑的高山之巅了吗?

你穿越了深邃莫测的河流了吗?

你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了吗?

夜莺啊!你为什么哭泣?

在另一首诗中,鲁米写道:

相对于乐园而言,今世是牢笼。因为要做好事和引导迷失的灵魂,我因此在今世的牢笼里――如果不是这样,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被囚禁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没有偷任何人的财物,为什么我被囚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脚步都让我们更靠近我们的目的地,每一次呼吸都让我们更接近与今世分离的时刻。从另一个角度说,灵魂最初的家园是心灵的家园,而每一次呼吸都让灵魂更加靠近它最初的家园。就像池塘里的水蒸发时能够被看见一样,我们的生命随着每一次静静的呼吸而消逝。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他们的本源都是灰烬,他们的肉体也都将在土壤中腐烂而最终归于尘土。每一种物质形式都要回归到自己的源头,精神也是一样,有一些人进入了乐园,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的本性,有一些人将进入火狱,因为他们应受这种惩罚。

鲁米把自己的一生划分成三个阶段:

“我是生疏的,我被煮熟了,我被燃烧了。”

在这里,躯体的燃烧暗示灵魂获得了精神食粮的滋养而脱离了世俗事物。

与此类似,飞蛾扑向火焰,那时的它失去了自己的意志。它飞入火焰中,燃烧了自己,鲁米把这说成是:“不焚毁肉体就无法获得神圣的爱的欢愉。”

当哈拉智的心灵受到震动时,他渴望死亡,他说:“我的生命从死亡开始。”

鲁米警告我们不要落入自大的陷阱里,他说:

不要享用灰烬、不要购买灰烬、不要寻求灰烬!因为吃灰烬的人的脸是苍白的!

想要完美你的心灵,就请享用心灵。或者说,用神圣的知识填充你的心灵,这样你才能保持年轻,你的面庞才会因为安拉的迹象而保持花朵般的美丽。

巴比伦的国王奈姆鲁德把先知易卜拉欣扔进了火里,但是安拉给火下了这道命令:

“火啊!你对易卜拉欣变成凉爽的和平的吧!”(《众先知》章21:69 马坚译)

烈火未能烧灼先知易卜拉欣,相反却为他变成了玫瑰花园。如果奈姆鲁德和他的追随者们进入那片火海,他们将被烧毁,因为他们有奈姆鲁德的品性而不具备易卜拉欣的品质。

两支敌对的军队在白德尔战役中相遇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从地上抓起一把尘土撒向敌人的军队,灰尘迷住了他们的眼,他们不得不用手去揉眼睛,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开始。下面这节经文对此有所描述:

“你们没有杀戮他们,而是真主杀戮了他们;当你射击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射击,而是真主射击了。”(《战利品》章 8:17马坚译)

那一刻,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变成了安拉采取行动的工具。类似的,安拉的朋友们变成了安拉的行动的载体,安拉的力量通过他们表现出来,而他们也变成了反映绝对的行为者或神圣意志的镜子,他们的行为被打上了安拉的印记。

就好像笼子里的鹦鹉,如果想拯救自己的生命,它就必须严格遵循印度鹦鹉的指导一样,心中具有奈姆鲁德的品性的人,如果他们想把自己从撒旦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他们就必须接受权威导师的教导,从而获得最终的自由。鲁米说:

在肉体死亡前死去的人是愉快的,因为他的灵魂获得了真理之园的芳香。

在库德西圣训里,安拉说:

我让爱我的人死去。不管我让谁死去,我为他支付抚恤金,不管我为谁支付了抚恤金,我就是这笔钱。

鲁米说:

“我的抚恤金是在乐园里见至高无上的主。”

他继续这样祈祷道:

万物之王啊,不需要宝座和王冠!除了你,谁能把我们这些无助的人从自大的镣铐里解救出来,还我们以自由?

邪恶的自大之刃已经刺穿我们的筋骨,请把我们拯救出来吧。

安拉啊!抓住我们的手,解救我们吧!把我们心中的无知无觉之帘拉开吧,请保持我们心中的“空”,请让我们远离耻辱!

阿敏!